新闻活动

要闻动态

分院发布中国数字金融指数(2020)

发布时间:2020-12-21来源:资产管理研究中心点击:1106打印

近日,《中国数字金融指数(2020)》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经济学院会议厅发布。该指数报告由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数字金融分院和浙江大学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共同研发,紧跟数字金融发展的最新趋势,每年发布一次,《中国数字金融指数(2020)》指数报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数字金融的内容,细化完善具体指标。该项目负责人为浙江省特级专家金雪军教授。

数字金融指数以新形态、新工具、新技术3个一级指标,第三方支付、电商其他金融服务、众筹、公募、私募、金融氛围、互联网产品、金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云计算等11个二级指标以及企业数量、企业质量、企业规模、政策环境、上市概念、产学研结合、资本关注、专利数等54个三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

图片1.png

综合来看,2020年数字金融指数,浙江省以89.18分在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不含港澳台)中位列第一,北京市紧随其后,以88.86的总分位列第二,广东省、上海市分列第三、四位,得分为87.65分、87.01分,共同构成了数字金融发展的第一梯队。

分类指标的情况,新形态指标,浙江得分96.10,位列全国第一,其次是广东(93.21分)以及北京(90.72分)。新工具指标,上海以85.13的得分位列榜首,北京以84.48的得分位列第二,浙江则以82.10的得分位列第三。新技术指标,广东以92.87分位列第一,北京以91.39分位列第二。浙江超过上海,以89.34的得分位列第三,上海则以86.92的得分位列全国第四。

与上一期数字金融指数相比,2020数字金融指数排名保持基本稳定。浙江仍然保持数字金融发展的优势地位,综合得分位列各省市第一位。北京数字金融发展快,超越广东、上海位列全国第二位。江苏、四川、湖北排名保持不变。福建上升一名。安徽首次跻身数字金融省市前十强。

图片2.png

总体上,数字金融发展格局大致呈现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极化发展的特征。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大,数字金融要素正加速向发达省市集聚,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为数字金融发展的先行地和示范区。

图片3.png

数字金融城市指数采用与数字金融指数保持一致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从结果来看,北京以89.45分的分数位列第一,深圳、杭州、上海分别以89.17分、88.32分、87.22分的成绩位列第二、三、四名,四个城市构成数字金融城市四强,处于第一方阵。

杭州以88.32分位居前列,反映了杭州高质量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从新形态上来看,杭州数字金融业态发展均衡,第三方支付和电商其他金融服务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从新工具上看,杭州拥有一众数字金融企业,同时传统金融机构积极拥抱金融科技,金融创新活力强。从新技术上看,杭州拥有全球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拥有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保障。